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陆 |

 距160周年校庆还有校庆已开幕
-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教学教研>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 教学随笔
如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作者:admin 来源: 发布时间: 2005-10-18 点击数:9971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每届学生中都存在这个问题:上课听课基本上都能听懂,可是自己做作业的时候就感觉无从下手。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学习习惯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些学生一看到长的题目,或新颖的题目就说自己不会做。当然熟能生巧是一个原因,但是对于新情境、新问题还需有灵活运用的能力,这不是一个熟字能解决的。特别是这几年理综的改革渐渐趋于稳定,而且非常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实验设计方面等,这不是一般的照方抓药,做几个验证性的实验就可以解决的。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中隐含着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知识网络是否完善的问题。

     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中存在着不同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过程,学习的积累及其恰当与否取决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学习是知识在头脑中不断组织和表征的过程,它是一种积极地构建过程,通过积极的构建,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在新的情境中,自如地调取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

     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构建知识网络,作为普通中学的老师来说要考虑的问题就更多一点。作为老师要完成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要对学生进行,学习需要的分析,学习内容、目标的分析,具体教学目标的设计及实现目标的教学策略的设计等等。还要考虑到要使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课堂气氛要宽松

     这一点,看起来与知识结构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但对结果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人是有感情、有情绪变化的,情绪的变化对人的学习、工作的影响很大,这在心理学上叫情商的影响。

     在我们面前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特别是高三 的学生,学了四、五年的化学,对化学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是程度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要面向全体学生,上课气氛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学生经过多次的失败,对化学这门课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每当老师一开始提问课堂气氛就沉闷,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焦虑而不能安心听课。对此,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多说,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说。要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这是能够做到的。比如:针对上面讲到的情况,我对学生说,若老师对你提问,你还没有答案,或还不成熟,或怕同学取笑,或其它原因,你可暂时不要回答,老师允许你说:“过,(PASS)”,接着我请下一位。这么以来,课堂气氛缓解了许多,学生听课也安心多了。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已经非常习惯这种形式,而且,上课气氛也好多了,一些原来说“过”的同学,也渐渐的敢回答问题了。

     当然,这只是一种手段,要长时间的保持这种状态,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采用了“真理启示录”,在开学之初,我对学生说:“每个学生都是天才,人的全部潜力深不可测”。上课的时候多讲,讲错是难免的。因此,在上课之前,告诉学生:“允许犯错误,那是我们的学习途径。”为了上课时让学生讲得好,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告诉学生:“人人都需要足够的时间思考与学习。”还有类似的激励语言,如:,“勇于求教是智慧之本,无人可以孤军奋战而获得成功”……。这样,学生在一种宽松、理解、激励的环境下,进入了学习的准备状态,这是学生积极参与构建的前提。

二、教学设计要多样化和科学化

     教无定法,但一堂好课必要得法,课前的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擅长,有人擅长讲授法,有人擅长讨论法…。在教学上扬长避短,选用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这是挺不错的。当然,由于课型不同,学生的基础、需求的不同,还得“随机应变”,寻找一种有针对性的最适合的教学设计思路,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完善、强化知识体系。

    为了更好地教学,对平时的作业、每次考试后学生情况分析非常重要。比如这次期中考试后,通过对各知识点的得分情况、失分原因的分析,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比如学生在试卷中出现一些共性的问题,一些重要知识点存在漏洞,审题不仔细,文字表达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实验的设计和评价能力有待提高等等。

    在复习中,要针对出现的主要问题,结合课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如电解质溶液的复习,前面的四节可以说都是围绕弱电解质展开的,因此,我反复琢磨,在问题设计上下工夫,提出:请同学们用实验的方法,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在课堂上通过学生讨论,进行思维发散,结果学生提出了八~九种之多,但表达基本上不理想。比如学生说:“通电”“电灯”… 这种说法是很不规范的,但是,老师明白学生的意思。通过进一步讨论,最后,归纳出一种方法——用导电性实验来证明(即通过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的导电性实验,看灯泡的亮度,得出结论)。对每一种实验方法,还要求学生讲出理由。通过这样的讨论,弱电解质的电离、电离平衡的建立、影响因素、水的电离及盐的水解等等也清楚了。最后,要求学生对上述方法加以评价,比较优劣,选出一二种方法,对操作步骤、现象、结论加以描述,最后,通过点评,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等。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内化,虽然,没有把所学的知识一一罗列出来,但学生学会怎样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在“做中学”的方法会渐渐使学生形成知识与能力结构,并且,与原有的知识、能力加以整合。这对知识结构的完善至关重要。

    上面讲的是理论知识的复习方法之一 ——案例教学法。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前准备工作不可少,对这一部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学案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还可以通过是非辨析,暴露学生的错误,进行教学等等。

    总之,不管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目的只有一个,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取得至胜法宝。对于教师来说,通过教学设计的摸索,让自己的备课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也是一次提升。

三、改革实验,融趣味性与科学性与一体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一直以来,在学生的心目中,实验是非常神秘的,只有在实验室中才能完成的。其实不然,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的化学教学可以在不违背科学性的前提下,从生活中选取题材,进行实验。

    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西博格语),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实验、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等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化学不能脱离实际,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挖掘化学题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达到强化知识网络的目的。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737-4995288    技术支持:迪赛科技    进入后台